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0 年 5 月 25 日 by 尤莉姐姐

孩子不愛文字?「疊積木」式一點一點地建構孩子的語文基礎|教育新知|尤莉姐姐的反轉學堂

要提升中文「語感」,先要分辨孩子是屬於哪種類型的學習型?還要嘗試從孩子的知識層面入手,利用他們的「已有知識」,設計趣味教材,逐步把孩子的語文基礎建構起來吧!

 

  在忙碌的教學生活中,最常聽到家長詢問關於孩子在課餘時如何提升中文「語感」,加強中文科的「根底」。事實上,不同類型和個性的孩子當然有不同的應對方法,如聽覺型的孩子最好就要多聽多說作知識導入、視覺型孩子則容易被精美的繪本、教材吸引。而尤莉姐姐今天想談談的,是那些平常對中文科全沒興趣、提不起勁閱讀大量文字的孩子。
         要應對這些對中文科沒有學習興趣的孩子,其實可以先從書籍入手。然而,不少孩子都不愛看有大量文字的書籍,該怎麼辦呢?尤莉姐姐建議,可善用教育理論中常見的「建構理論」。我們可嘗試從孩子的知識層面入手,利用他們的「已有知識」,逐步像「疊積木」一樣把語文基礎一點一點地建構起來。換句話說,要幫助能力較弱的孩子,就需要準備、設計一些「容易入口」的知識作輸入;待孩子消化、融合這些知識,就能慢慢發展相關能力了。
        然而,什麼是「容易入口」的知識呢?一般來說,可從知識需要的能力高低去區分。以做功課為例,大部分孩子都會說「做中文作業比較困難」。原因就是中文作業內的題目是根據課文特別設計,孩子需要「先理解,後運用」的原則去完成功課。這樣下來,相比只需抄寫的「詞語練習」,孩子所需要的能力要求就相對低很多了。同樣道理,要加強孩子的中文根底,也需要從較容易的知識去逐步建立,如可以與孩子選讀成語故事、歇後語故事等。這樣做,就好像為孩子播下靜待發育的種子;時日一長,孩子就能慢慢累積語文素養,培養學習中文的興趣。
        由今天開始,設計富有趣味的知識與教材(稍後也會撰文分享,如何有系統地設計簡易教材),逐步把孩子的語文基礎建構起來吧!

 

圖片來源:Freepik

 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Comment